魏都區地處中原腹地,位于中原經濟區規劃核心區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核心輻射的要塞,是許昌市的中心城區。轄區內有曹魏古城、灞陵橋、曹丞相府、春秋樓等眾多三國時期名勝古跡。
魏都區地處許昌市中心城區,1986年由原許昌市更名而來。全區總面積89.3729平方公里,總人口52.5萬,現轄13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開發區,89個社區居委會。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魏都區共有漢、回、滿、蒙古、朝鮮、維吾爾、壯、彝、苗、藏、布依等23個民族,全區除漢族外,少數民族22個,人口12184人。占全區總人口的3.2%。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有11189人,占全區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1.8%,主要分布在5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近郊鄉。
魏都區是許昌市的主城區,是曹魏文化的核心發源地。面積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萬人,現轄1個省級開發區、13個街道辦事處、89個社區。先后榮獲十佳宜居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最佳文化生態旅游城等稱號。入選“無廢城市”建設項目全國EOD試點,先后被評為河南省首批義務教育階段集團化辦學改革先行區、全省唯一“微公約行動”試點、河南省區塊鏈發展先導區、魏都智慧島入選全省第二批智慧島名單。全區公眾安全感指數排名全省第5、全市第1。 2023年,全區生產總值334.62億元,同比增長5.7%;規模...【查看更多】
唐堯魏都區歷史悠久,相傳唐堯時許由牧耕于此,故被稱為"許"。
夏、商昆吾族居許地,屬豫州域。
西周武王封太岳后裔姜文叔于許,男爵,稱許國,都邑在今張潘鎮古城村一帶。
春秋春秋末,許國小,力弱,屢遭大國侵伐,70余年間五遷其都(公元前576年遷葉,今葉縣南15公里;公元前533年遷夷,今安徽省亳州東南城父;公元前529年遷葉;公元前524年遷白羽,今西峽縣;公元前506年遷容城,今魯山縣東南);公元前504年為鄭所滅。楚復立許元公,公元前482年許元公卒,許國終。
戰國原許國地屬韓、魏。
秦行郡縣制,以故許國地置許縣(縣治在今張潘鎮古城)、潁陰縣(一說西漢初置潁陰縣,治今許昌市)、潁陽縣(故城在今建安區西南),均隸潁川郡,郡治陽翟(今禹州)。
漢西漢初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許縣為許縣和潁陰縣(治今魏都區),均屬潁川郡。東漢末,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下同)...